8月3日凌晨,华盛顿特区19岁的爱德华·科里斯汀和他的女朋友外出时,看到几个青少年正在抢劫一名妇女的汽车,他于是上前阻止,结果遭到围殴,造成脑震荡。巧合的是,科里斯汀曾在政府效率部工作过,受到了马斯克的赞扬,因此案件很快登上了媒体的版面。几天后,特朗普注意到了这条新闻。他将科里斯汀满身是血的照片直接发到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并放话称,如果华盛顿特区不立刻采取行动,联邦政府就将接管这座城市。这句话瞬间让这起街头案件冲上了全美新闻头条。
到了8月10日,特朗普再次开火,点名流浪人员一定立刻搬走,至于那些被认定为罪犯的人,则会直接送进监狱。紧接着第二天,他就宣布华盛顿进入公共安全紧急状态,并调动国民警卫队进驻,接管了当地的警力。
当晚联邦政府派出大约850名警员,抓捕了23人,缴获了六把手枪。对此,特朗普表示,行动还将持续,他要把美国首都从“犯罪猖獗、秩序混乱、环境肮脏”的境地中拯救出来。
但此举也迅速引爆了全美的舆论:有人拍手叫好,说早就该管管这个犯罪之都了;也有人愤怒质疑,认为这是赤裸裸的政治作秀;还有人觉得这是在试探宪法的底线。
在老羊看来,特朗普的这次行动更像是一枚信号弹——背后牵涉的不只是首都街头的安全感,还有白宫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边界,更是共和党总统与主政地区之间的长期暗战。
很多人以为它就是个普通城市,但它的政治身份其实很特别:它不是任何一个州的辖区,没有州长,也没有像其他州一样的完整自治权。它在总统选举中有3张选举人票,却在国会两院没有一点正式投票席位。它有自己的市长和市议会,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联邦政府却可以直接接管特区的部分职能。在别的州,国民警卫队相当于是州政府的“地方武装”,州长就是最高指挥官。可华盛顿国民警卫队的指挥权却归总统所有。
华盛顿的地位之所以如此特殊,主要是由它首都的身份和美国的政治制度共同决定的。
由于联邦政府和地方分立而治,理论上,州政府在本州范围内有相当大的自治权,联邦政府并不能随意干预州的内部事务——无论是立法、执法还是警务管理,都主要由州和地方负责。这种设计的初衷,是为避免中央权力过度集中,保障地方的自主性。
但华盛顿是首都,如果落到了哪个州的手里,哪天州政府与联邦翻脸了,派兵把国会山围起来联邦政府就没办法运转了。所以在1790年,联邦政府就从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划出了一些土地,成立了哥伦比亚特区,由国会直接管辖。但当时,这个特区还没有地方政府。直到1973年,国会才通过了《哥伦比亚特区自治法》,允许华盛顿选举市长和市议会。换句线年才取得有限自治,而在此前的100多年时间里,它一直是完全由联邦直管的状态。
在那个年代,这是一道防护墙;而在今天,它就成了制度上的一个后门,给总统直接插手首都事务提供了方便。
这一次特朗普的操作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而且,为了让这一切看起来顺利成章,他还进行了精心地铺垫。
年初上任后,特朗普就一直在公共场合和社会化媒体上批评首都治安与无家可归问题,频繁地把地方治理的短板放大成国家安全的漏洞,给公众留下了地方政府治理不力的印象。
今年6月,特朗普又以保护联邦财产、打击暴力犯罪为由,直接插手洛杉矶的执法事务。不仅派联邦执法人员 上街抓捕偷渡客,还强行接管了加州的“军事指挥权”。尽管加州州长和市长都出面指责这是“联邦越权”,媒体也认为可能涉嫌“违宪”,律师团体甚至把白宫告上了法庭,可行动却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那次事件让特朗普意识到,只要冠上“公共安全”的理由,他就可以毫无障碍地介入地方政府事务。换句话说,洛杉矶事件其实就是一次预演,如今在华盛顿发生的事情只是换了一个舞台,剧本都是一个。这个套路就是:先制造“危机感”,再用联邦力量介入,最后把“联邦必须出手”变成公认的事实。
这一次特朗普对华盛顿出手的理由仍然是:地方政府管理失败,导致流浪人员聚集,犯罪率高,公共秩序失控、联邦财产与官员安全受到威胁,急需联邦出手。如果把这些理由拆开来看,既有事实成分,也有政治成分。
在事实层面,华盛顿确实存在抢劫、毒品交易和街头暴力等问题,尤其是一些流浪者聚集区,让普通市民每天都可以感觉到潜在风险,而这也是特朗普口中所谓“城市失灵”的证据。但从数据上来看,华盛顿这两年的治安情况却是在不断好转。根据华盛顿警方的官方统计,2024年特区的凶杀案下降了32%,整体暴力犯罪下降了约 35%,创下三十年来最低水平。进入 2025 年后暴力犯罪又下降了26%,包括抢劫、武器伤害和谋杀等各类案件均有所减少。由此可见,华盛顿虽然并不太平,但也绝对没有到“全面失控”的地步。更何况,在美国暴力犯罪率比华盛顿更高的城市还有很多。
因此,特朗普选择在这样一个时间段出手,甚至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其实是有政治目的的。
首先,从短期来看,这是一次精准的选民动员。特朗普很清楚,吸引保守派选民最好的方式 是将安全问题变成政治议题。只要电视和社会化媒体反复播放街头混乱的画面、流浪者的帐篷区、突发治安事件的细节,就能迅速强化城市已经陷入“失控”的印象。这种情绪营销,远比冷冰冰的犯罪数据更能刺激公众的神经。也因此,特朗普对治安问题一直有一种执念。
今年2月,美国政府刚刚将墨西哥的锡那罗亚贩毒集团等列为“外国恐怖组织”。几天前又有消息称,他已经秘密签署指令,授权对拉美贩毒集团动用军事力量,美国国防部甚至做好了出动特种部队的准备。对特朗普来说,流浪汉问题与毒品泛滥是同一条链上的两颗:前者是治安恶化的直观症状,后者是背后的深层病因。用一套强硬手段同时打击这两个顽疾,就能在选民心中塑造“铁腕治安”的形象,是巩固自己政治基本盘的最佳手段。
从中期选战策略来看,这也是一次精准的政治打击。和洛杉矶一样,华盛顿也是的票仓,是被共和党人长期批评的“治理失败的样板”。特朗普以总统身份直
接接管首都警务,等于是在全国民众面前 给了对手一个下马威,极大地削弱了地方政府的执政形象。如果他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清理”首都街头的流浪汉,并让治安表面上得到一定的改善,就能制造出一个鲜明的对比案例,为共和党在全国其他执政城市的攻势提供舆论弹药。
最后,这还是一次制度层面的长期战略试探。华盛顿特区的特殊制度为总统动用联邦力量提供了极低的门槛,特朗普利用这一点高调介入,可以观察公众与地方政府的反应。一经发现舆论和法律风险都在可控范围内,这种模式就可能被复制到纽约、芝加哥、旧金山等控制的其他城市。
对此,心知肚明,但又无可奈何,甚至还显得十分被动。原因也很简单,首都的乱象在全国直播,地方政府的形象受损,丢了面子事小。更要命的是,他们还不好采取反对行动。因为搞不好就会掉进特朗普设好的话术陷阱——“你们只关心政治,不想让民众安全”。
所以,只能在法律层面进行指控。华盛顿的市长穆里尔·鲍泽语气强硬地批评特朗普,称这是不必要的干预,是对特区居民自治权的侵犯。甚至有的人还把这事称为“危机”。
虽然1973年颁布的《哥伦比亚特区自治法》授予了华盛顿特区有限的地方自治权,但这部法律的第740条也同时规定,联邦政府在“特殊紧急状态”下可以接管首都警察局三十天。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特朗普政府当前采取的行动仍在美国法律允许范围内。
这种法律赋予的窗口期,本来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但是很明显,特朗普不会就此收手。
所以,事态接下来的走向大致有三种可能。最温和的情况是,三十天到期,联邦撤出,地方收回警务权,特朗普借最近一段时间赚足了曝光率和政治筹码。另一种可能是法律大战,地方政府和民权组织把案件推上联邦法院,官司要拖上几个月甚至几年。还有一种更激烈的情况,就是特朗普将这套模式制度化,并不断复制到其他城市。从而将其变成总统干预地方治理的一个武力工具。
《》最近爆料,说五角大楼正在讨论一个叫“国内民事骚乱快速反应部队”的新计划。按照泄露出来的方案,这支队伍规模大约由六百名国民警卫队士兵组成,全天24小时待命。他们将被分成两组,各三百人,一组驻在阿拉巴马,一组驻在亚利桑那,正好卡住密西西比河的东西两侧,能在一小时之内部署到美国任何一个闹事的城市去“维持秩序”。
这等于给了总统一支随便什么时间都能调动的“快反部队”,可以在不征求地方意见的情况下,把武装力量直接送进任何一个城市。虽然五角大楼说这只是“预案”,还没正式拍板,但这个计划本身就体现了特朗普绕过军队在美国本土动用武装力量的强势意图。
这背后真正的风险,不是这六百个士兵会不会真的上街,而是这种部队一旦成为常设机构,总统动用它的门槛就会慢慢的低,从特殊情况的应急方案,变成日常政治里的常规选项。到那时,任何一次大规模抗议,甚至一次混乱的,都有几率会成为出动军力的理由,而地方政府的反对声,也可能变得毫无意义。
在一些少数族裔社区,军警化的执法只会加深不信任感,甚至引发新的冲突。在国际上,首都街头有军车巡逻的画面会被当作“动荡”的象征,与美国一贯强调的民主形象形成刺眼的反差。
更深层的代价,是对美国联邦制本身的侵蚀。美国的设计初衷,是让中央与地方在权力上彼此制衡、互不越界。可一旦总统能在“安全”或“秩序”的名义下绕过地方政府、直接部署武力,这种边界就会被反复冲击。久而久之,它会悄悄改变联邦与地方的权力平衡,让地方政府的独立性逐渐被侵蚀。宪法本身或许没有被撕破,但制度的实际运行规则却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美国也会慢慢变成一个集权国家。
因此,这次联邦接管华盛顿警务,不只是一次简单的治安行动,也不是一次单纯的政治秀,而是一场经过精心包装的权力突袭。而至于这种尝试会让美国慢慢的变好,还是会带来更大混乱,也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美乌领导人会晤期间,白宫摆出一张地图:俄控地区被标红,被解读为特朗普向泽连斯基“施压”
张韶涵演唱会发型争议再起,假发全是提前做好的,周中就能看到真相并引发热议
60岁李国庆谈再婚:妻子是北大读书时的“白月光”,曾承诺买房买车惹怒对方;张朝阳俞敏洪到场祝福
REDMI Note 15 Pro+的骁龙7s Gen4来了,一起看看!
“努力睁开眼睛看世界吧”,新生儿努力用手扒开眼睛,网友:欢迎来到这样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