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由天津石化牵头自主研发的管道爬壁机器人成功应用于常减压等装置30余条架空管道检测,检测效率较传统人工搭架方式大幅度的提高,为破解石油化学工业行业架空管道检测难题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
2024年,为解决架空管道人工检测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等行业共性问题,天津石化装备研究院防腐研发技术团队积极开展攻关,成功研发出一款适用于架空管道检测的爬壁机器人。该设备适用于直径150毫米以上的架空管道,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电磁超声探头,可同步完成管道外壁宏观检查和精准测厚,检测精度达0.01毫米,在保障数据准确性的同时,显著降低技术人员高空作业风险。
“爬壁机器人检测既避免了脚手架搭建的时间成本,又能精准定位腐蚀减薄点,为检修方案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天津石化装备研究院爬壁机器人研究人员姚连仲介绍。
今年4月,在天津石化“五年一修”检修改造前,防腐技术开发团队应用该爬壁机器人提前对检修装置架空管道进行管壁测厚、防腐检测,累计检测长度超400米,为装置后续维修提供精准依据。8月,在第二阶段检修改造中,该团队重点对芳烃装置架空管线进行系统性管壁测厚检测,为装置长周期安全运作积累基础数据。
此外,该爬壁机器人还可应用于储罐、换热器等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的管道外壁检测,对高风险、高难度工况具有高度适应性,为石油化学工业行业提供了可推广的检测范式。下一步,天津石化将持续优化爬壁机器人功能,拓展其在复杂工况下的应用场景范围,为破解行业架空管道检测难题提供更多技术参考。